作為有兩個兒子的媽媽,《窗邊的小豆豆》治愈了我的育兒焦慮。
這本書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作品,是作者根據自己小時候的一段真實經歷創作的故事,帶給全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共鳴和感動,是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。
作者在書的扉頁寫道:謹將此書獻給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師。小林宗作是小豆豆所在的“巴學園”的校長,是一個有著獨特教育理念、深受孩子們信任和愛戴的校長。
小豆豆因淘氣被幾所學校退學后,終于來到“巴學園”。當媽媽帶著小豆豆來到新學校的時候,她歡喜地表示:“我喜歡這個學校!”而媽媽卻擔心的是校長是否喜歡小豆豆。畢竟在原來的學校,小豆豆的“惡行”可是有目共睹的:把課桌蓋開開關關上百遍、上課時站在窗邊叫同學們一起看宣傳藝人表演、對著屋檐下的燕子講話、畫畫把課桌涂滿了蠟筆,放學的路上在籬笆鉆進鉆出衣服碎成條狀、喜歡冒險掉進糞坑、跳進混凝土差點淹死……
好在“巴學園”有著與眾不同的校長。初次見小豆豆,校長就微微笑著,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,沒有一絲不耐煩,沒有一絲厭倦,給足了孩子尊重。在巴學園,小豆豆的優點----善良、熱情、有愛心被逐步放大,缺點被理解、包容和改變。小林校長常常對小豆豆說:“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!”于是小豆豆也覺得:“我真是一個好孩子呀!”
小豆豆為了尋找掉進廁所的錢包,把便池的污物掏出來堆成了小山,小林校長只是對她說“要把這些全部放回去啊”,像對待大人那樣,沒有大驚小怪和責備。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,一般人眼里“怪怪”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喜愛的孩子。
對比我們自己,當孩子把食物吐的到處都是時,當孩子在學校不守規則時,當孩子不愿睡覺、刷牙、吃飯時,當孩子玩一身泥穿著破衣爛衫回家時……我們是不是各種責備、甚至怒罵。
小林校長的教育方式教給我們,試圖去限制和改變孩子的行為可能會適得其反,而用尊重和理解去影響孩子更能達到效果。當你做了自己該做的能做的,改變自會發生。無論你是否有孩子,都可以來讀讀這本書,因為這是一本溫暖的書,他會喚醒你沉睡的童心。
(浙農投資?胡義娟)